一、学院介绍

上外的亚非语语言教学可追溯至1951年4月。1997年12月,由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三个专业合并成立东方语学院。学院目前是本校开设语种专业最多的学院,现有阿拉伯语专业(1960年设立)、朝鲜语专业(1994年设立)、波斯语专业(1997年设立)、泰语专业(2001年设立)、印度尼西亚语专业(2005年设立)、越南语专业(2008年设立)、希伯来语专业(2008年设立)、土耳其语专业(2011年设立)、印地语专业(2013年设立)、斯瓦希里语专业(2018年设立)和柬埔寨语专业(2023年设立),此外还开设马来语、乌尔都语、爪哇语、梵语、世界语、古典叙利亚语、巴列维语、奥斯曼土耳其语等非通用语课程。

学院下设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2个学科点,均列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层次卓越人才。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阿拉伯语、朝鲜语、波斯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印地语、泰语等7个本科专业列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学研究方向外,学院还注重“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本校全球文明史研究所、丝路战略研究所、语言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开设了古代东方研究、亚非研究特色项目、世界语言政策特色项目等研究生培养项目。

学院注重人才培养国际化,与相关语种对象国的数十所一流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7年,加入了由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荷兰莱顿大学等7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组成的亚非研究国际联盟(Consortium for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CAAS),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亚非研究平台。

二、专业及招生研究方向介绍

(一)亚非语言文学专业

1.专业介绍

亚非语言文学专业于200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基地。本学科目前拥有教授5名,副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博士后合作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15名,从事朝鲜语、波斯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希伯来语、土耳其语、印地语和古代东方研究等方向语言、文学、文化和区域国别研究的研究生指导工作。

2.招生研究方向

1.朝鲜语言 2.朝鲜文学 3.朝鲜文化 4.波斯文化 5.泰国语言文化 6.印度语言文化 7.越南语言文化 8.区域国别研究(亚非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丝路学

拟招生名额将在录取时视教育部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确定。亚非语言文学专业2026年实际招生方向以学校公布的2026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为准。

(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1.专业介绍

上外的阿拉伯语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开设的阿语专业点之一,也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建校后首批开设的小语种专业之一。本专业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学科建设上,2001年和2005年,上外的阿语学科连续两次被上海市教委评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8年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9年,阿拉伯语专业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拥有教授 3名,副教授5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0名,指导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学、中阿文学与文化比较、阿汉翻译理论与实践以及阿拉伯历史与国别等方向的研究。经过六十多年的砥砺前行,上外阿语学科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依托5大方向(语言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历史与区域国别研究、翻译学),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两大基石,拓展与阿语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朝“高水平,有特色”的方向努力,近年来,阿语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成绩斐然。近五年来,连续发表SSCI、CSSCI高水平论文多篇,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项,上海市哲社立项1项;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方面,阿语作为“战略语种”已经并将继续在对阿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新闻、经贸、文化交流和教育学术机构,教育成效得到社会充分认可。

2.招生研究方向

1.阿拉伯语语言 2.阿拉伯文学  3.阿拉伯比较文学和跨文化  4.阿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5.阿拉伯历史与国别研究

拟招生名额将在录取时视教育部下达计划数、生源状况和学校发展需要确定。

三、预报名程序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通道于

2025年9月3日10:00至9月13日23:59开放!请意向报考我校的推免生及时查看报名须知。向上,向外,担未来!诚邀全国优秀学子加入上外,书写属于你的学术华章! 详情请见《上海外国语大学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的通知》(https://yz.shisu.edu.cn/8898/list.htm)。

四、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应保证全部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虚假信息的,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负。 (二)本通知内容与教育主管部门日后下达文件不符的,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为准。 (三)预推免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021-67701386 咨询邮箱:2019357@shisu.edu.cn(请注明主题“预推免咨询+姓名”)

上外东方语学院

202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