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级“世界艺术史”方向推荐免试生招生说明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将启动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方向为区域国别学-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世界艺术史方向,报考院系为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培养环节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主要实施。 项目旨在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文化治理,深度参与全球文明对话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运用国别与区域知识体系,掌握现代学术方法与技术手段,系统开展艺术史与文明研究的专门人才。 项目探索在“强外语”能力基础上,跨学科、跨院系、多语言、多国家地协同校内外/国内外资源优势,以课程教学、田野调查、实践培养三结合为根基,造就具有强研究能力、深专业理解、宽知识口径和精业务本领的学术储备人才。
一、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介绍
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World Arthistory Institute,简称WAI)成立于2020年10月,是与国际艺术史学会(Comité international d'histoire de l'art,简称CIHA)紧密联系的学术机构,致力于在国际艺术史学界的大家庭中,在中国和东方建立起以互联网与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全球艺术史研究基地。这也是研究所所长朱青生教授在任CIHA主席时希望成就的目标之一。 研究所以艺术史专项研究为基础,通过全面调查基础文献和图像数据,力图建立世界图像数据库,丰富图像科学(形相学)与语言在研究世界诸文明中的联接与基础性作用。研究所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视角下的全球艺术史学术书写,编辑国际艺术史学会学刊、运维官方网站,协助CIHA秘书处发展全球艺术史研究学术网络。 研究所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面向三个维度发展自身:
一是开展“艺术史+翻译”项目,以多语种+为特色,通过与学校的52个语种教学科研项目衔接,辅助古代语言教学与研究,开展艺术史名著和术语汉译,现设有术语研究专项,同步开展学术书籍翻译,并配合开展“现代汉语外来词源”项目研究,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特别是以艺术史为载体的外国历史提供新视角;
二是推进“艺术史+区域国别”研究,依托上外丰富的语言优势和国别区域研究积累,以艺术史作为视角完成“图-词-物”三相连接的相关研究,现正在开展古埃及、犍陀罗、古希腊、日本等项目的研究,将考古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内容充实进入区域国别的基础性研究之中;
三是促进“艺术史+图像科学”研究,丰富中国语境下面向世界的图像科学(形相学)构建与相关技术开发,现正在开展多模态数据库建设,结合认知神经学等相关学科,围绕数字图像技术、图像数据科学、神经美学、图像认知、图像智能等跨学科新融合领域开展前沿研究。 研究所现设有发展科技考古为导向的数字与智能图像实验室,共建神经认知图像实验室(又称零点实验室、NIL)。 研究所注重在艺术文明研究的对象国构建国际合作伙伴关系,已与意大利罗马大学古典学系、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考古系、埃及新吉萨大学、巴基斯坦哈扎拉大学考古系等签订合作协议,与国际艺术史学会、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欧洲科学与艺术院、德国科学家协会、Para Lime协会、慕尼黑大学等建立协作联系,并与多国杰出学者建立研究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提供支持。
二、培养目标
项目突出对世界艺术史,及其所相关的文明史、思想史研究知识体系提供供给,培养
“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紧缺卓越人才,以在毕业后应能胜任政府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涉及文化与艺术领域的外交、外事、外宣、外贸、国际文化交流等涉外机构的专业岗位,并能够满足文博机构、收藏鉴定机构、文化传播与研究机构、文旅管理机构和相关技术开发单位的相应岗位要求。三、招生方向说明
(一)世界艺术史方向
本方向着重从外国语言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艺术史的三维角度,为国家培养具有扎实学科基础,能够运用多语种语言工具,运用学科方法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管理服务的相关人才。 “世界艺术史”今年重点招生方向为:(1)
古希腊艺术史: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希腊语专业联合培养;(2)犍陀罗艺术史:犍陀罗、印度艺术史及佛教艺术研究。由中外资深研究专家共同指导,并与巴基斯坦、印度等相关高校、博物馆机构进行联合培养或实践教学合作;(3)古埃及艺术史:由资深研究专家与田野调查一线教师共同指导,并与埃及考古、文博相关机构进行实践教学合作,与国外知名高校探索硕博接续联合培养机制。
研究方向介绍:
(1) 古希腊艺术史
该项目将探索“希腊语+艺术史”的组合教学模式,优先面向全国希腊语专业的2025届毕业本科生,或熟练掌握希腊语且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士展开报名与遴选。 导师组成员将由艺术史专业教师、希腊语专业教师、古希腊语教师、希腊籍希腊艺术史研究人员等共同组成,课程涵盖艺术史理论与方法、古希腊语/现代希腊语语言与文化、古希腊文化研究、古希腊艺术研究、古希腊思想与历史等;并将与希腊高校、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培养精通希腊语言,熟悉希腊文化、艺术与思想,能够胜任古希腊文化与艺术研究的专业人才。
(2) 犍陀罗艺术史
犍陀罗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今巴基斯坦境内,主要以白沙瓦为中心,包含周边塔克西拉、斯瓦特、哈扎拉等地区公元1-7世纪的宗教艺术文明,是世界古代诸文明的汇集之地,是古印度佛教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这里的佛教造像被学界称为“犍陀罗艺术”,或具体为“犍陀罗佛教艺术”。自19世纪起,犍陀罗地区便是各大国考古与区域研究必争之地,欧美日先后进入,攫取文物、开展考古发掘以及数据库建设。 在过去的认识中,犍陀罗艺术既关系到古印度、希腊、罗马以及中亚文化的交融,也对中国佛教造像形成了极大影响,但这一地区的文化历史研究仍存在诸多学术空白。该研究方向也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助于中国-巴基斯坦的文明互鉴,验证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路径。
(3) 古埃及艺术史
埃及学从1822年商博良成功释读象形文字之日起诞生,诞生之初就是一门世界性学科。经过20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门类齐全的跨专业综合性学科。本方向主要围绕丰富的古埃及物质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存等,以为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从艺术学、考古学、图像学、历史学、碑铭学、纸草学、语言学、博物馆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进行融合研究。特别是2022年上海外国大学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合作组成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后,成为中国首家在埃及开展考古与研究的高等院校。 本方向旨在为国家培养埃及学、埃及艺术、埃及考古及博物馆策展与研究等多层次领军人才。
(二)计算艺术史方向
本方向强调艺术史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信息管理等专业的跨学科融合研究。围绕艺术品数据采集、图像数据管理与分析、数字展陈等应用需求开展图像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研发。通过艺术史+计算机专业训练,强化专业外语学习与训练,在艺术史研究场景完成实践训练,探索应用创新。 主要培养能服务于数字图像处理、数据管理与分析等科技企业,尤其是文博数字化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或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部门、拍卖收藏机构等文化艺术类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研发和管理人员。 该方向现为中国仅有的计算艺术史研究阵地,旨在实现文工结合的交叉研究优势,面向全球蓬勃发展的数字人文研究新前沿要求。
四、注意事项
(一)申请人应保证全部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虚假信息的,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考生自负; (二)本通知内容与教育主管部门日后下达文件不符的,以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文件为准; (三)预推免具体安排将另行通知。
五、预报名工作安排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道于
2025年9月3日10:00至9月13日23:59开放!请意向报考我校的推免生及时查看报名须知; 详情请见《上海外国语大学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报名的通知》(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请考生报名后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相关通知。六、宣讲会信息
为帮助考生熟悉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有关硕士项目的培养情况,将
于9月7日(周日)15:00-16:00 举行宣讲会,介绍在研项目、导师情况等信息。腾讯会议:152-969-747
会议链接:
七、咨询方式
联系人:邱老师
咨询邮箱:wai@shisu.edu.cn(请注明主题“预推免咨询+姓名”)
文章来源: 官网地址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_slRt5U7zyJ57WaOPlFzw?scene=1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