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国内优秀大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科,助力优秀大学生到我院深造,我院拟于2024年7月5-7日在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番禺校区)举办“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本次夏令营采用线下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学院简介会、专家学者学术前沿讲座、导师见面会、优秀学长交流会和参观科研实验平台等,欢迎有意报考我院2025级研究生的同学积极申请。
一、暨南大学简介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面向海外,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5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二、化学与材料学院简介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前身为1930年成立的化学系,2016年4月由化学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整合建院,2017、2019年分别增设超分子配位化学研究所、实验中心,2023年先进耐磨蚀及功能材料研究院并入,现有两系、一院、一所、一中心。化学、材料学两个学科分别于2012年、2016年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目前均在全球前2‰的排名以内,化学排名前1.8‰,材料科学1.4‰。截至2024年3月,化学学科 ESI 全球排名为330位,材料科学学科 ESI 全球排名为190位。在2024年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中,化学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得分均为A-。学院现有教职工162人,专任教师中拥有一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南粤百杰”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3人和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等。根植于“侨校+名校”的暨南沃土,历经数代化材人的努力,化学与材料学院已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目前, 学院有在校学生1239人,其中本科生545人,研究生694人。除了保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985”高校读研外,学院大批毕业生被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录取,前往国(境)外知名高校深造。办学至今学院共培养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各类人才1万余人,可谓俊彦播四海、桃李遍五洲。
三、科研实力
学院科研成果突出。2016年成立至今,学院主持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广东省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科研项目近400项;在包括Nature, Chem, J Am Chem Soc,Adv Mater, Angew Chem和Nat Commun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1000篇,专著20余本,授权专利226项,科研成果奖励31项,主持制修订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9项、团体标准14项。
(学院期刊成果列举)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涉及众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为国家和广东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拥有高性能金属耐磨材料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工器官与材料工程中心、广东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纳米化学创新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石墨烯类功能及高性能材料与制品(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3D打印与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耐蚀材料与抗磨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耐磨及特种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州耐磨蚀及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和广东粤港澳纳米化学创新药物研究团队、广东省扬帆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广东省能源小分子催化转化创新团队等研究平台和团队,是中国铸造协会耐磨材料与铸件分会、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耐磨材料与铸件分技术委员会、国家钢铁耐磨材料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东耐磨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广东省耐蚀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行业组织的秘书处挂靠单位。
四、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62人,其中包括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邢锋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柔性引进),正高职称49人,副高职称53人,专任教师103人,其中60%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经历。学院专任教师中拥有一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央组织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项目”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科技部“863”计划青年科学家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南粤百杰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省部级优秀教师5人、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6人等。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香港大学支志明教授团队,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博士研究生。同时聘请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Andy Cooper为名誉教授,与利物浦大学材料创新工场(MIF)展开多方面长期科研合作。
五、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目前学院在读研究生694人。其中:硕士生636人,博士58人。学术型博士58人,学术型硕士314人,专业学位硕士322人。在校研究生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校一二三等奖学金、综合奖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校友爱”助学金等奖励。同时,在研究生就业方面,每年8月底,学院研究生就业率长期保持95%以上的高水平。
(学院近五年研究生就业率)
同时,学院重视研究生培养与学术交流,已与英国伯明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海外高校在学术交流、教师互访、学术交换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学院年均承办/参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次,年均举办“新化学新材料”学术论坛45次,教师每年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约80人次,每年约30%的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2023年3月,我院成功承办第十二届“华港杯”广东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来自广东省内外高校的领导、老师和参赛队伍代表们近1000人齐聚暨南,共启盛会,该大赛共有省内外32所高校及研究院所共417支队伍报名参加,规模空前影响巨大。2023年7月,我院与广东省化学学会共同承办“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生物无机化学会议暨金属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邀请一批国内外相关领域知名学者,包括该领域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近300位著名学者。2023年11月,我院承办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办的“2023年度合成化学青年学者学术交流研讨会”,邀请全国包括中科院院士在内的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和300多名合成化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共同参加本次学术会议。2023年12月,我院成功承办“2023年广东省研究生学术论坛——新化学新材料分论坛”,邀请化学和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分享创新成果,推动不同方向的交叉学习。
六、夏令营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招生专业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材料、材料与化工。欢迎化学、化工、材料等相关专业(不限于以上专业)的2025年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参加。
(二)申请方式及提交材料
1. 网上申请
申请人注册登录报名系统上填写申报信息。报名系统于即日起开放,并于2024年6月20日后关闭。夏令营报名系统的链接为:https://jinshuju.net/f/I8XjJr
2. 提交申请材料
①《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2024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学术夏令营申请表》1份(见附件);
②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1份;
③本人学生证(含封面及个人信息页);
④能证明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术论文等科技创新成果材料原件与复印件各1份(该材料不作为必须提供材料,主要供参考)。
请将申请材料按上述顺序扫描成形成一个PDF文件(文件名为:本科学校名称+姓名),打包发送至manting0223@163.com,邮件命名为:“申请人学校-申请人姓名-2024学术夏令营”,邮件主题名称须与文件名称一致,收到确认邮件后,视为申请材料提交成功。报名截止日期:2024年6月20日。
3. 注意事项
拟申请此次夏令营学生需加入本次夏令营QQ群(群号:832793493),以方便接收通知信息,并进行咨询、交流。
特别提醒:仅在网上系统申报而未上传指定申请材料者,将视为材料不全,报名不予受理。提交资料需为真实资料,发现与报名信息不符者,取消优秀营员评选资格。
(三)夏令营议程安排
1. 夏令营时间和人数
2024年7 月 5日- 7日;
面向全国招收60名左右2021级(大三)优秀本科生。
2. 夏令营主要内容(暂定)
①夏令营开营仪式
②学术讲座
③团队介绍
④师生交流
⑤参观科研平台
⑥优秀学长交流
3. 提供的食宿安排等
夏令营期间,我院将为所有营员提供夏令营午餐和晚餐补贴,可为广州市外学生提供5号和6号晚2人间住宿(不安排广州本地学校学生的住宿),营员来回交通费用自理。
(四)夏令营优惠政策及在校生奖励政策
1. 夏令营营员推免我院研究生并被录取后,将会获评2025年校一等奖助学金(18000元)。
2. 在校期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干部奖、暨南大学生命科学创新奖、卓越励志学长奖学金、梁奇达暨南教育奖学金、优秀科研论文奖、“科顺常春藤”奖学金等奖学金。
3. 凡被我校录取的推免生,正式报到注册后,可优先获得我校短期出国访学、联合攻读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研究生出国交流项目资助。
4. 生活补贴:研究生导师按月提供生活补贴。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020-37331540
邮箱:manting0223@163.com
暨南大学官网:https://www.jnu.edu.cn
学院网站:https://chemmat.jnu.edu.cn/
学院微信公众号: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新化学,新材料!
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夏令营QQ群:
文章来源: 官网地址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